在日前召开的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国家数据局会同有关部门发布第一批20个“数据要素×”典型案例。近期,这批典型案例的具体成果陆续公布,通过示范引领,激励多方主体热情参加,释放数据要素价值。
比如,在6月15日公布的应急管理行业典型案例中,广东省应急管理厅全面整合气象、水利、林业等跨部门监测数据及危化、矿山等企业物联感知数据,构建个性化的应急场景智能算法,打造共建、共治、共创、共享的应急管理信息化新模式,推进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协同治理,切实提升应急管理业务综合实战能力。
中国通信工业协会区块链专委会共同主席于佳宁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正常采访时表示,通过 “数据要素×” 典型案例的推广和应用,可以轻松又有效地推动数据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逐步提升数据驱动的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率,展示了数据要素在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中的乘数效应,为别的地方和行业提供了可借鉴的成功经验,一同推动形成以数据为核心的新发展模式。
于佳宁进一步表示,一方面,这些典型案例涵盖了多个行业和领域,从工业制造到金融服务,再到科学技术创新和文化旅游,展示了数据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和转化能力。例如,在工业制造领域,建立智能模型和数据资产交易平台,既促进了装备制造业的技术进步,还提高了产品设计和功能优化的效率。另一方面,通过案例分享,可以激发更多行业的数据开发潜力,推动数据要素在全国范围内的广泛应用。
今年年初,国家数据局等17个部门联合发布《“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选取工业制造、现代农业、商贸流通、交通运输等12个行业和领域,推动发挥数据要素乘数效应,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文件提出,到2026年底,要打造300个以上示范性强、显示度高、带动性广的典型应用场景。
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区块链与数据要素专业委员会主任、首席数字经济学家陈晓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的落地,将帮助我国构筑以数据为核心的新型经济结构及增长模型,加速经济数字化转型,使数据要素产业高质量发展从宏观层面进入产业实施阶段。通过典型案例的示范作用,为释放数据价值、强化数据产品研究开发和服务提供了重要参考,为构建数据要素市场提供了实践样本,有助于提升全社会对数据价值的认识。
《证券日报》记者梳理发现,国家数据局此次公布的“数据要素×”典型案例中,除了通过数字化赋能提升案例所在行业企业的运行效率、减少相关成本外,更加突出构建数据流通通道,让数据“流动起来”。
比如,在促进物流降本增效典型案例中,浙江四港联动发展有限公司通过打造智慧物流云平台,先后整合打通政务、班轮、码头、货代等100多个系统,汇集海运、空运、陆运、口岸各类物流数据超1.1万项,对接各类物流数据超1000万条,为智慧物流服务应用提供坚实基础。
在大宗商品典型案例中,上海钢联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通过人工采集与系统自动化采集相结合的方式,汇聚大宗商品的生产、供应及销售、价格等数据,并融合外部公司可以提供的遥感卫星数据,采用图像语音识别、人工智能建模分析预测等技术,形成了一套覆盖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建筑材料、能源化工、新能源、新材料、再生资源、农产品等八大领域100多个产业链的产业数据库。
陈晓华表示,以数据驱动科学技术创新,政策端要建立跨部门、跨行业的数据共享机制,推动数据标准化和接口规范化,企业端要发展数据融合分析技术,构建数据资源目录,提高数据可见性,加强数据治理,提升数据质量等。通过这一些措施,不但可以释放数据创新潜力,更能提升行业的整体运行效率,实现跨行业的数据联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