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BB平台官方网站登录入口

厦门畅通物流通道 助力外贸行稳致远

  发布日期: 2025-02-09  来源:BB平台官方网站登录入口

  近日,记者从2024年厦门外贸进出口情况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2024年厦门实现进出口9326.1亿元,其中出口表现亮眼,累计出口4980.1亿元、增长11.3%。2024年,厦门进出口业务扩量增长,全市进出口货物总量7345.7万吨、增长24.6%,口岸枢纽作用充分的发挥,五大物流通道持续畅通,贸易便利化不断提升。

  海陆空铁邮等五大物流通道的持续畅通,提升了厦门贸易便利化水平,助力厦门外贸行稳致远。厦门集装箱班轮航线个港口。通过整合港口、铁路等资源,厦门构建起“经济、便捷、高效”的现代物流服务能力。

  2024年12月18日,一辆装有网络服务器、交换机等货物的出口车辆,从象屿综合保税区卡口成功发车,将直接经由深圳口岸驶往香港,无需中转卸货和口岸查验,实现“一锁到底,直达香港”,标志着象屿综合保税区正式成为福建省首个接入“跨境一锁”快速通关模式的综合保税区。

  据统计,业务启动首日,厦门东渡海关共监管该模式下出口货物5.3吨,货值约850万元。

  “跨境一锁”业务是海关总署“公路跨境快速通关”改革与香港海关“多模式联运转运货物便利计划(ITFS)”有机融合的一种便利跨境转关监督管理模式。自2024年7月闽粤港“跨境一锁”快速通关真正开始启动以来,厦门海关累计监管391车次、货物19.07万件、货值约43亿元,货物主要为邮快件、电子元器件等,共2500余家进出口企业组织该业务,呈现良好增长态势。

  “相比普通陆路运输,‘跨境一锁’模式能够大大减少车辆口岸通关环节,避免在口岸等待,甚至过夜,可节约2天至3天时间,同时大幅度的降低物流成本,平均可减少300元—500元/车的开箱搬运费。象屿综保区内的企业一直盼望着能搭上这趟便利‘快车’,今天总算实现了!” 福建省美邦恒通物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说。

  “跨境一锁”快速通关模式的成功开通,为厦门象屿综合保税区补齐了经香港陆运出境运输的最后一块短板,实现“海、陆、空”进出境运输方式的全覆盖,为象屿综合保税区这一国内国际双循环节点提供种类更为丰富的中转运输方式,也为区内企业组织各类国际中转和物流分拨业务提供更良好的条件,吸引高价值货物依托象屿综合保税区进行保税仓储和跨境物流中转。

  近日,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公布了《关于印发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典型案例名单(第二批)的通知》。厦门自贸片区管委会牵头厦门外代国运实施的创新基于货代提单的多式联运“一单制”打造海铁联运特色服务体系案例成功入选。

  为促进“一单制”创新试点和复制推广,厦门自贸片区管委会出台了支持多式联运“一单制”发展的若干措施,推动外代国运公司开展基于“一单制”业务创新,通过整合港口、铁路等资源,探索出一套基于货代提单的海铁联运特色服务体系。

  作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试验田,厦门自贸片区积极发挥窗口引领作用,聚焦铁路与海运等不同运输方式间换单手续烦琐、缺乏多式联运承运人签发的全程提单、运输数据缺乏共享等短板,鼓励厦门外代国运开展多式联运“一单制”试点业务,为内陆公司可以提供“一次委托、一次付费、一单到底”的全程管控服务。

  “与传统的江海联运相比,厦门海铁联运采用多式联运‘一单制’模式极大地缩短了物流运输时间,降低了综合物流成本,这种高效率、低成本的一站式全程服务让产品在外贸出口中更占优势。”厦门自贸片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此外,厦门自贸片区管委会还出台《关于支持福建自贸试验区厦门片区国际邮轮及国内游轮物供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措施》与《关于支持厦门市多式联运“一单制”业务发展的若干措施》两条政策,进一步发挥厦门国际航运中心平台产业集聚效应,促进邮轮物供服务业和多式联运发展。

  在多式联运“一单制”服务体系的加持下,厦门打出口岸降本增效组合拳,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准不断提升,进出口集装箱数量持续增长,跨境贸易指标在全国营商环境评估中连续两年获评全国标杆。

  1月2日,一艘从澳大利亚开来的船舶停靠到远海码头并开始进行装卸作业。此前,厦门市通过进口货物“查验分流”模式,已经将一票进口原木的查验分流指令传输给码头,码头利用分流指令直接将这票货物从码头转运到厦门携和物流有限公司查验场。

  这是厦门推行的进出口货物创新举措——“智能云分流”。厦门远海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它通过建立海关、机场货站、码头、厦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货物分流信息共享,实现免企业预约,码头根据分流信息,需查验的集装箱直接进入查验场,无需查验的直接装船或提离。

  “查验分流”模式有效提升了厦门市进出口货物查验效率。海运方面,进口货物从卸船至到达查验场位时间平均压缩至30分钟以内,压缩比例超90%;出口货物减少装卸及运输作业次数50%、压缩作业时间近90%;空运方面,查验效率提升25%,实现企业无感查验。

  去年以来,厦门聚焦“设施设备智能化、信息系统集约化、运行管理数字化、综合服务便利化、跨境合作常态化”,为“单一窗口”的建设夯实数字底座,协力推动口岸数字化建设,有效优化监管运营服务,不断的提高口岸运行效能,为新时代智慧口岸高水平发展贡献“组合力”。

  以网为梭,以数为线,数字生产力与智慧口岸在这里开出“并蒂花”,不断拓展边界、提升效率,用坚实的数字底座让通关服务越来越“善解人意”——创新航空货物运输“进口机边分流”模式;全国首创“船舶动态申报”功能;率先打造一站式、便捷式“查询+操作”全程海运/空运物流链;研发推出进出口货物查验免预约功能;率先实现原产地证书EMS自助寄递……一个个创新举措接连“上新”,正是厦门智慧口岸夯实数字底座、为口岸营商环境注入“数智动能”的缩影。

  围绕贸易便利化水平提升、口岸营商环境提质、企业降本增效等目标,2024年,厦门智慧口岸建设再添强大“数字大脑”:由厦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设的“厦门数字口岸平台”正式上线,最大限度汇聚口岸通关物流各环节数据,构建统一、高效、智能的口岸数字化平台,实现“关、港、航、贸”一体化融合,211项空运、海运、保税等方面的应用服务“一键触达”,其中全国率先举措20项。

  厦门全方位推进智慧口岸建设,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实现外贸促稳提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