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28日,张勇的一封全员信、随之而来的“1+6+N”组织变革,让阿里引来了一场大风暴。
基于控股模式,阿里公开旗下业务上市时间表,被点名的包括盒马、菜鸟、阿里云,上市计划则将未来6月-18个月内真正开始启动完成。
如今菜鸟正准备率先上市。9月26日,菜鸟正式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并成为阿里“1+6+N”后首个冲刺IPO的子集团。
菜鸟的分拆上市,承载着许多意义。在阿里喊出全球化口号后,菜鸟在海外市场的规模日益庞大,如今国际业务带来的收入已超越了国内业务。在招股书中,菜鸟介绍自身优势时,首先提到的是“全球领先的电商物流公司”。对于未来增长战略,菜鸟的官方口径中,也屡次将国际业务放至国内业务前面。
但最先冲刺长期资金市场的菜鸟,压力不小。在国内市场,菜鸟正处于冲刺中高端市场的阶段,急需攻破顺丰、京东物流多年建立的竞争壁垒,在快递这一存量市场寻求增量。
在海外市场,菜鸟依托于阿里系跨境电商平台速卖通,不断进行市场扩张,但整体规模不及顺丰国际,也因外部外因业绩增速有限。
招股书中,菜鸟释放了矛盾的信号。在强调自身独立性时,菜鸟表示,“我们并不依赖阿里巴巴集团以获得商家或品牌作为客户。”但在介绍自身优势时,菜鸟又提及“与阿里巴巴的协同及与客户的深厚链接”。
独立上市后,菜鸟作为阿里系第一个吃螃蟹的子集团,无疑将获得不少利好,但与阿里分拆后,菜鸟在提升市场规模、造血能力、竞争壁垒等问题上,也将面临诸多挑战。
独立后的菜鸟,与速卖通、天猫超市等阿里业务仍就保持着紧密的联系,也需要从阿里电商业务获取收入。
根据招股书,在2021财年至2023财年以及2024财年第一季度,阿里都是菜鸟的最大客户,占其各期间总收入的29.2%、30.8%、28.2%及29.7%。同时,阿里仍持有菜鸟69.54%的股份。
菜鸟的发展,依然需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品质快递”是菜鸟国内业务的定位,这一市场已被顺丰与京东占据大量的份额,菜鸟要想寻求增量,重点已经不在于面向低端消费市场发力的淘宝,而是离不开天猫国际、天猫超市等阿里系直营体系订单的支撑。
硬币的反面是,不再受制于阿里系后,菜鸟变得更自由了。它可以拓展更广泛的市场和商家,甚至减少来自阿里系的收入比重,平衡自己的大客户结构,避免过度依赖单一大客户的风险。
但国内快递市场规模增速已经放缓,三通一达、顺丰、极兔等玩家还在不断拿走蛋糕,菜鸟的增长潜力和成长空间,已经变得相当有限。
尽管如此,上市仍将是菜鸟拓展融资渠道、支撑市场扩张的重要一步。当下,在玩家重资产投入的同时,行业“价格战”屡见不鲜,据国家邮政局数据,行业单票价格已从2013年的16.29元降至2023年的8.94元,充盈的现金流才能支撑菜鸟在快递行业的扩张。
不过,在此之前,菜鸟还需提高个人的商业经济价值,通过上市申请材料能够正常的看到,菜鸟还未实现持续盈利。盈利能力较弱,一直是快递公司的共同考验。
数据显示,2021财年至2023财年(截至3月31日的年度),菜鸟分别实现收入527.33亿元、668.67亿元和778.00亿元,同期录得净亏损分别为20.15亿元、22.86亿元和28.01亿元;毛利率分别是10.5%、10.7%和10.5%。
2024财年一季度,菜鸟才扭亏为盈,实现盈利收入231.64 亿元,经调整EBITA为8.77亿元。
菜鸟共有三块业务,分别是国际物流、国内物流、科技及其他服务。前两者是菜鸟的营收支柱,在2023财年占总收入的比重分别为47.4%、46.2%。
国内业务方面,菜鸟想要赚钱,已不再仅仅着眼于物流订单,而是将供应链业务的扩张摆到重要位置。在推出优选仓配“半日达”、智选仓配“次日达”、经济仓配等多个产品后,菜鸟基于自有的仓库和自营配送能力,为雀巢、宝洁、联合利华、百威等企业的在华供应链提供服务。
菜鸟递交招股书的当天,便宣布联合速卖通上线日达”国际快递快线产品,首批落地英国、西班牙、荷兰、比利时和韩国5国,菜鸟全球化再进一步。
相比国内快递市场,海外能给菜鸟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尽管在美国、欧洲等重点市场,亚马逊、DHL、TNT等国际巨头竞争非常激烈,菜鸟想要争夺蛋糕也变得艰难,但目前海外物流市场行业集中度较低,格局未定,玩家还有赶超机会。
菜鸟在海外也拥有一定优势,根据灼识咨询数据,以2022年包裹量计算,全球前五大物流公司合计市场占有率23.8%,其中菜鸟市场占有率为8.1%。
对海外市场的开垦,已经给菜鸟带来了大量的订单和收入。据招股书数据,2021-2023财年和2024财年第一季度,菜鸟总收入中,国际物流的占比持续高于国内业务,分别为55.1%、52.3%、47.4%和55.4%。
具体而言,菜鸟国际业务,大致上可以分为跨境快递、国际供应链以及海外本地物流服务。其中,跨境快递是菜鸟国际的主要收入来源,由速卖通带动,目前速卖通已覆盖全球215个国家。后两者则是将国内的物流、供应链经验复制到海外,以获取业务增量。
但在海外,菜鸟的业务也越做越重。目前,菜鸟已在全球布局6大智慧物流枢纽,海外分拨中心已增至15个,国际快递物流网络已覆盖全球近200个国家及地区。
今年以来,除了上线氪报道,菜鸟还在海外成立欧洲、北美、东南亚大区,内部鼓励员工调岗去国际化板块,并给予工资最多翻倍的优厚条件等。
持续的重投入,影响了菜鸟的盈利水平,海外能否带来更多增量则成为了核心问题。
由于地理政治学、疫情和欧盟增值税等外部因素影响,2023财年菜鸟国际物流收入增速仅为5%,甚至低于国内物流的33%。菜鸟也在招股书里提及国际业务存在的诸多风险,包括法律、监管、贸易摩擦、汇率波动等,占据招股书近80页的篇幅。
无论在国内还是海外,突破中高端市场以及“最后一公里”的末端配送难题,始终困扰着菜鸟。
过去数年,电商快递行业为了更好的提高效率,也进一步开拓低端市场,默认取消了送货上门服务,但当市场进入存量竞争,提高用户购买体验,提升自身利润,又被不少玩家重新提升了日程。
菜鸟最早走的是快递柜路线,后来又成为第三方运营的聚合平台和网点,显然并未将锚点定在中高端市场。两者都很难提升服务质量和快递价格,这也导致了消费者很难将菜鸟归纳为“品质快递”,菜鸟自身也常年陷入亏损。
今年以来,菜鸟再次进行业务扩张,推出自营快递品牌菜鸟速递,主打半日达、当次日达、送货上门等业务。除此之外,菜鸟驿站的不少站点也推出了送货上门服务。这都是菜鸟追赶顺丰等高端物流、更新自身品牌定位的最新动作。
菜鸟的自营服务,目前也需要依托于第三方。此前菜鸟供应链搭建了“优选仓配”“智选仓配”两种方案,前者依靠自身自营仓和末端配送能力,提供半日达服务,后者提供次日达服务,但需要联合通达系的配送网络完成服务。
6月5日,菜鸟曾作价近39亿元受让阿里旗下德峨实业所持上市公司25%股份,交易完成后,菜鸟持有申通25%的股份。同时,阿里还持有中通、韵达等通达系的股份。
但通达系也并未任由菜鸟赶超,仍在对基础网络规模、干线运输效率等进行改善,同时,通过自动化、数字化改善盈利水平。
最终,菜鸟的自营体系也不可能一直基于其他快递公司的能力,还要用更多资金、技术来完善自身的网络搭建能力、仓配运转效率等。同时,由于用户的消费心智已形成,这需要菜鸟用更长时间去改变自身定位,并攻破别的玩家建立的品牌壁垒。
在自身物流、品牌竞争力还未完全建立的前提下,菜鸟还要用同样的经验深入欧洲、北美等海外重点市场,同时延续“品质物流”的定位,也代表着需要更加多的资源、资金,面临更激烈的竞争。
无论是在国内突破中高端市场,还是在海外市场真正地站稳脚跟,菜鸟还要消耗更多时间和成本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