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BB贝博APP体育

快递出海东南亚增量空间在哪里?

  发布日期: 2025-01-16  来源:BB贝博APP体育

  中通柬埔寨负责人张维和记者说,中通现在在柬埔寨每日的包裹量一般在2万多单,“遇到电商节可能会多一点,最多可能会到日均4万到5万单。”他表示,中通在柬埔寨当地市场的占比大概在20%,单量排名第二,“(市场占有率)第一的是一家大巴公司”。

  作为诸多快递玩家出海的始发站,谁能在东南亚市场称雄,在全球快递物流的竞争中便已先下一城。无论是百世、中通还是极兔、菜鸟,皆在多年前开始布局东南亚。

  “东南亚因其地理位置接近、市场发展迅速,成为中国企业出海的首选。尤其是越南、菲律宾和印尼,由于基础设施和商业设施尚不完善,发展的潜在能力巨大。”百世集团副总裁、百世国际总经理王小青近日接受各个媒体采访时表示。

  与国内相比,东南亚各国情况不同。百世越南加盟商Kieu Viet Dong对记者表示,越南的快递99%是需要送货上门的,“与中国消费者不同,越南消费者要求现场看到货,如果他们满意他们就收货,不满意就直接退了”。

  与此同时,记者通过调查了解到,与国内的网购消费多数“先付款后发货”不同,在越南,消费者更习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张维和记者说,柬埔寨当地的快递员都需要送货上门,“这边没有驿站或快递柜”。因此,柬埔寨当地的快递员一天送件量在50到100件,与国内快递员的送件量有一定差距,“柬埔寨当地,快递员需要将货物送到客户手中,还要收款,花费的时间就会长一些”。

  张维透露,中通在柬埔寨主要以加盟为主,10%是直营点,90%是加盟商,在当地约有1200名员工,本地人的占比大概在95%。他表示,本地员工更适合和当地消费者沟通,用工成本也会低很多。张维也提到,当地人对加班的接受度不高,节奏也相对较慢。

  “东南亚不少地区的员工与中国员工不同,很多人是按小时工作,他们没银行卡,不存钱,没有贷款,感觉没什么压力,所以上班时间不像国内往往到下午6点就要准时下班,不像国内过去的员工或是华人能够按照业务需求来灵活调整时间。”百世集团副总裁、百世国际总经理王小青和记者说,此外,当地员工很难去理解复杂模糊的事情,需要有明确的步骤和要求。

  据张维表示,在柬埔寨中通,普通员工月收入300美元到500美元,管理人员的月收入在800美元到1000美元左右,会中文的员工收入会更高些。根据商务部网站,柬埔寨财经部公布的《2024年财政管理法》草案预计,柬埔寨2024年人均GDP将从2023年的1917美元增至2071美元。

  Kieu Viet Dong也表示,在越南,一个快递员的收入在10兆到15兆越南盾每月(10兆越南盾约折合2843块钱)。记者另从百世加盟商处了解到,在马来西亚,快递员少则每月能赚到2000令吉,多则能够拿到每月6000令吉(约折合9929块钱)。

  无论是在配送方式、还是用工成本等方面,在东南亚诸国,快递出海玩家们面对的都是与国内不一样的战场。

  嘉世咨询合伙人李应涛对记者表示,东南亚快递市场呈现着前景好、落差大、难度高、效率低以及参与者多样等特点。

  李应涛表示,东南亚快递市场国家多,有发达国家,也有发展中国家,有国家人口多,有国家人口少,所以落差大。又因为,东南亚岛屿多,各国文化和工作习惯都不同,这导致了难度高。“那边的快递公司很多周六、周日是不上班的,这导致了‘效率低’。”不过,他也表示,在电商、产业链等多方势力的推动之下,东南亚快递市场的进步速度很快。

  统计多个方面数据显示,东南亚的电商市场规模在过去四年迅速增加,2019年只有380亿美元,到2021年增长到1200亿美元,预计2025年将达到234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8%。其中印尼的电商市场规模在东南亚最大,而增长最快的是菲律宾,增长最有潜力的则是越南。

  张维和记者说,柬埔寨电子商务行业发展相对滞后,“他们喜欢在中国的淘宝、速卖通上购物,也会在Facebook上购买一些类似微商的商品。”据他透露,柬埔寨消费者在淘宝购物之后,客户购买的快递就会直接被运送至中通的中转仓,国内段淘宝包邮,国际段由柬埔寨中通收费。

  王小青表示,在东南亚市场,百世与各大电子商务平台保持着合作伙伴关系,也在拓展自己的业务领域,“尽管Shopee和Lazada等平台有自己的物流服务,并且大部分订单都是通过个人的系统处理,但我们仍就与平台在多个地区保持合作”。

  他还提到,百世与抖音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同时,百世也在努力开发微商小卖家业务,并积极推动跨境业务,以实现业务结构的多元化和健康化。

  值得一提的是,Shopee有自有物流,而Lazada则背靠阿里,这也导致了不同快递公司的业务存在差异化。

  “(电商)平台会选择将服务最好、性价比最高的物流业务留给自己,而将偏远地区的物流外包给第三方,因为这些地区的物流成本比较高。平台会考虑成本,选择使用自有物流还是第三方物流。”王小青认为,自有物流的建设是平台的竞争优势之一,但当每个平台都拥有自有物流时,它反而变成了成本中心而非利润中心。

  可见,随着跨境电子商务的逐步发展,快递出海玩家们在东南亚或还有不少的增量空间。根据墨腾创投的相关报告,2023年东南亚八大主流电子商务平台的总GMV(成交总额)升至1146亿美元,同比增长15%。

  自2019年起,百世将东南亚地区作为其最重要的海外市场,以本土快递服务为基础,逐步叠加布局仓网、大件快运网络、跨境物流网络等,为中国品牌出海,以及东南亚、北美本土品牌提供全球供应链服务。

  王小青透露,百世在东南亚的本地派送基本上由加盟商完成,“只要我们做得公开、透明,尽量排除个人干扰,把所有事情尽量拆得细,把场景规则公开化,加盟商就会对公司有预期,就愿意跟你干”。

  财报显示,2024年一季度,百世国际业务收入达2.81亿元。跨境业务总量同比增长256.4%,东南亚包裹量同比增长39.4%。

  今年年初,百世集团把原本属于国际板块的供应链业务划拨给了公司的供应链板块,因为百世发现,在出海业务方面承接的客户群体开始发生明显的变化,从一开始的小企业出海,变为慢慢的变多的大品牌出海。

  也发现了这样的趋势:中国企业和中国产品的国际化正逐渐从传统贸易出口和跨境电子商务模式,向产能出海和品牌出海等新模式转变。从产能出海和品牌出海的产值规模来看,东南亚六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越南、菲律宾、印尼)占比最大。

  “产能出海”大多分布在在3C电子/通讯、汽车、成衣代工、锂电池、光伏和家具等行业,中国企业纷纷在海外建厂;“品牌出海”则是咖啡茶饮、食品餐饮、美妆洗护等行业增长强劲,加速在海外建立直营门店或自有销售渠道。

  “从去年开始,中国本土的一些品牌真正把出海战略摆上了日程,一些服装、食品、休闲食品及新式茶饮品牌大量进入东南亚市场,与之前销售白牌商品的方法不一样,在海外开店需要复杂的供应链服务,包括订单管理,库存控制和仓配运输等。”百世集团副总裁、百世供应链副总经理魏永强和记者说,“看起来是我们跟着客户走出去,其实就是过去5-10年中国物流公司在供应链这块的进步非常大,现在可以把经验,技术,流程,标准带到国外去。”

  以国内某知名运动品牌为例,其最开始步入马来西亚,是选择了当地比较有一定的影响力的一家供应链服务商,但做了三个月发现其服务并不符合预期,因为国内的供应链标准,速度,时效等要求,跟当地可提供的标准很不一样。

  在国内,物流公司对交付时效和使用者真实的体验有严格的管理标准,比如给商场送货只能在指定时间指定通道进入,甚至需要在商场内将商品分放到不同的小房间,并提供摆放商品和清洁货架的额外服务,这已成了国内物流服务的标准流程。再比如退货服务在国内通常是与正向送货合并进行的,但在马来西亚,当地物流供应商认为正向和退货是两个不同的操作,不能合并进行,这会严重影响成本和效率。

  后来,这家运动品牌还是将在马来西亚的仓配业务转交百世操作,后者仅用15天就为他们完成了海外仓的建立,而之前的供应商用了近三个月。

  顺丰控股方面也指出,中国企业出海过程中,搭建配套的跨境和海外供应链体系是关键成功因素。慢慢的变多企业希望将国内高效供应链模式复制到海外,而中国物流公司相较于海外同行,具有文化一致性、 成本效益领先和安全可靠等优势。

  不过,魏永强也对记者坦言,在东南亚市场,虽然硬成本(如人员、设备、场地成本)容易计算,但一些在国内看似简单的业务,在东南亚却在大多数情况下要更多的成本来实现。

  比如在帮上述运动品牌在马来西亚和泰国提供服务时,公司就遇到了人员效率问题。“国内外工作人员的作业效率和上班时间存在非常明显差异,特别是涉及到仓储管理,国内员工可以灵活调整上班时间以适应业务需求,也能接受弹性排班,但国外员工做不到,他们只能接受招聘时已经约定的上下班时间,因此要实现用户的一些临时要求,有时就要增加临时工,因此导致成本的不可控。”

  魏永强认为,要改变这一现状,需要一年到三年的过渡,“随市场需求的增加,会有更多华人加入,这一点在美国市场已很明显,很多当地的拖车公司和仓库管理已全是华人,找当地的华人是我们的优先选择。”

  此外,百世还与国内一些高职院校合作,吸引马来西亚、越南等国的学生到中国学习,进行定向培养,学生毕业后再回到本国工作。

  对中国的快递物流巨头们来说,潜力巨大的东南亚市场仍在探索期,文化的融合与变通仍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