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际快递 > DHL国际快递
发布时间: 2025-03-04 来源:DHL国际快递

  2024年,受上半年淡季运价持续走低拖累,内贸集装箱运输全年综合运价指数均值仅1101.42点,较2023年下滑12.41%,为2016年以来最低平均运价水平。

  2025年,内贸集装箱运输市场需求增速保持稳定,运力供给将小幅增长,运价有望小幅反弹。

  2024年,在持续扩大内需的政策影响下,内贸集装箱运输市场需求较为强劲,但由于年初市场运力依旧处于相对饱和状态,企业为抢占运力份额竞争非常激烈,因而运价整体上延续了2023年年底的下行走势。

  自4月份进入传统淡季后,随着新船运力的持续交付,内贸集装箱运输市场供需矛盾激化,导致4—6月内贸集装箱运价持续下滑,运价指数一度跌破900点。

  进入下半年,在外贸市场具有较高租金收益的影响下,大量兼营船舶逐步转移至外贸市场,甚至部分船舶直接改造为纯外贸船舶进行外贸运输,缓解内贸市场供给端压力。叠加下半年内贸传统旺季,北方区域运价大幅回升,带动整体市场运价单边上涨并攀升至11月底的1467点,较年中最低点大面积上涨67.46%。但由于反弹时间较往年推迟近两个月,且运价上涨仅维持2个月,故下半年整体运价上着的幅度不如往年。

  2024年运量增长强劲。上半年,中国经济延续恢复态势,市场对粮食、农药化肥、机械设备、化工原料及制品、医药等货种运输需求有所提升,但建材等运输需求大幅度地下跌;下半年宏观调控力度加大,加强逆周期调节,工业生产增长,煤炭、粮食、PVC、汽车及零配件等货量增长,带动市场需求的增长态势,水泥、化工品、建材需求有所好转。

  截至2024年10月份,中国国内集装箱累计吞吐量为11307.1万TEU,同比增长7.59%。其中,货运量为5639万TEU,同比增长6.6%,为2019年以来最高增速,而空箱调运量同比增速达到8.02%。

  此外,2024年市场运力增速放缓。由于大量新船订单已于2023年集中交付,2024年新交付运力大幅度地下跌。而部分内贸船舶通过改造或出售等方式进入外贸市场,提前退出内贸市场运营,导致静态运力增长有所放缓。同时,在外贸市场较高收益的驱使下,大量内外贸兼营船舶从事外贸运输,叠加船舶周转率小幅下滑,市场动态运力较2023年年底有所下滑。

  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统计多个方面数据显示,预计2024年内贸集装箱市场总运力达到约102万TEU,较2023年底增长4.8%,较2023年17.23%的增速大幅度地下跌。全年新增集装箱船舶运力约9.4万TEU,较2023年的17.1万TEU一下子就下降45%,下半年新船交付仅1.5万TEU。

  2025年,预计国内集装箱运输市场需求增速将保持5%—7%,运价有望反弹。

  需求增速保持稳定。根据国际组织和国内机构预测,2025年中国GDP增速预计在4.5%—5%之间。预计国内基建投资建设有望见底回升,特别是交通、能源、水利等领域的投资建设,叠加政府进一步鼓励消费以扩大内需,全国各地生产消费有望持续回升,家电、电子、汽车及零部件及“散改集”等产品运输需求将继续扩大。

  运力供给小幅增长。由于内贸集装箱运输船东手持集装箱订单已于近两年集中交付,叠加市场供需失衡状态下市场形势相对不佳,大部分内贸集运企业偏向稳健经营,新船订单量大幅度地下跌,未来可交付运力同样出现下滑,预计内贸集装箱运输船东于2025年仅有约5万TEU左右船舶运力交付,较2024年下降46.8%。因此,在不考虑买卖国际二手船以及提前退出市场的情况下,今年市场静态运力预计会增长4%左右。

  虽然当前约有27万TEU的内外贸兼营船舶在从事外贸集装箱运输,但基于2025年上半年关税增加前的抢运及红海仍然绕行假设,预计外贸运价仍将好于内贸,因此这部分运力于上半年大幅回归内贸市场的可能性比较小,甚至将有小部分运力继续转移至外贸市场。但随着外贸整体运价将出现下滑的预期,部分兼营船舶也将逐步回归内贸市场,预计动态运力增速约5.3%。

  运价小幅反弹。当前运价中枢已接近历史最低水平,内贸集装箱运输船东具有一定的涨价预期。同时,有预测显示,2025年沿海干散货运价或将缓慢复苏。今年上半年,国际集装箱市场运价仍有短期上行弹性,将带动内贸集装箱运价反弹回升。

  因此,在不考虑政策变化以及突发因素的影响,预计2025年国内集装箱运输市场整体运价水平较2024年将小幅反弹。但由于市场静态运力规模较大且依然处于扩张趋势,整体运价水平依然处于低位。(陈悠超)